个人如果做网站赚钱,建立网站模板,公司做网站设计的,直播视频网站开发1 总则
1.0.1 为规范和指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xff0c;提高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和装卸自动化应用水平#xff0c;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绿色环保#xff0c;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xff0…1 总则
1.0.1 为规范和指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提高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和装卸自动化应用水平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管理与控制系统的构建、集成与调试、运行维护等。 1.0.3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除应符合本指南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自动化水平层级 Automated Level 表征自动化水平差异的级别。 2.0.2 自动化作业区 Automated Operation Zone 为保证码头运行安全设置安全隔离设施或采取安全管控措施的自动化装卸、运输设备作业区域。 2.0.3 堆场交接区 Yard Transfer Area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箱区端部水平运输设备与堆场装卸设备进行作业交接、实现运输方式转换的区域包括自动导引运输车或跨运车交接区和集卡交接区。 2.0.4 自动驾驶集卡 Automated-driving Container Truck 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由自动驾驶系统持续地执行部分或全部动态驾驶任务自主辨识或通过车路协同系统感知交通环境、障碍物和交通标线等实现集装箱水平运输、与装卸设备交互作业的集装箱拖挂车。 2.0.5 无人驾驶集卡 Driverless Container Truck 能在限定区域或封闭区域由自动驾驶系统持续地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无需配置人员的自动驾驶集卡。
3 基本规定
3.0.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方案应根据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建设条件、集疏运方式和运营管理模式等按照安全可靠、运营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维护等原则经技术经济比选论证确定。 3.0.2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应具有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地震等基础资料港外供电、通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给水、排水、消防等外部配套设施条件应满足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生产运营的要求装卸工艺与平面布置、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等构建时应组织码头运营管理和操作人员参与技术方案的制定。 3.0. 3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将区块链、云计算、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工业物联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港口业务融合构建智能、高效、自主可控的码头管理与控制系统。 3.0.4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应贯彻绿色港口的理念码头布置应合理利用资源用能体系应低碳高效并应配置必要的废水和废弃物等接收设施和装置。 3.0.5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港口保安设施及安全监控设施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和自动化设备与人工操作设备同场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码头安全运营。 3.0. 6 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水平可根据生产作业环节自动化程度码头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的功能配置情况划分为半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三个层级各层级基本技术指标见附录A并应具备下列主要技术特征 1半自动化部分主要作业环节的装卸设备实现自动化作业配备码头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辅助系统的相关功能 2高度自动化主要作业环节的装卸设备实现自动化作业配备码头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辅助系统的主要功能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和单机作业实现自动化协同 3完全自动化全部作业环节实现自动化作业配备功能完整的码头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辅助系统建立动态感知、自主决策、全流程管控的生产运营机制并构建码头与口岸监管、港航以及其他物流供应链相关服务方的自动业务协同。 3.0.7 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水平层级应根据港口发展规划、建设要求、场地条件、技术能力、经济投入、人力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码头建设应结合发展要求、经济投入、技术发展趋势等可采用一次规划设计、分阶段选用不同自动化水平层级建设实施。 3.0.8 集装箱码头应根据选择的自动化水平层级和建设目标进行资源统筹合理配置相应设施、设备和软件系统。半自动化水平层级的集装箱码头应预留发展为高度自动化或完全自动化水平层级码头的空间。 3.0.9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的建设场地宜 建设场地宜 有利于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及相应设施的布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及相应设施的布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及相应设施的布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及相应设施的布 置。陆域纵深应根据码头规模、设计吞吐量场地条件布式和路集疏运 置。陆域纵深应根据码头规模、设计吞吐量场地条件布式和路集疏运 置。陆域纵深应根据码头规模、设计吞吐量场地条件布式和路集疏运 置。陆域纵深应根据码头规模、设计吞吐量场地条件布式和路集疏运 置。陆域纵深应根据码头规模、设计吞吐量场地条件布式和路集疏运 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宜取 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宜取 500m 800m 。码头陆域有铁路装卸场站或相关 。码头陆域有铁路装卸场站或相关 物流设施布置需求时陆域纵深可适当加大。 3.0.10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应结合自动化水平层级、建设规模、建设条件、集疏运方式、装备技术能力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资源安排合理有利于实现自动化作业及生产管理保障安全和港内外交通组织顺畅。 3.0.11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陆域地基处理应综合建设条件、工程投资、建设周期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加固标准道路与堆场结构设计应与地基处理标准相协调满足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维护便捷、综合成本最低的需要。 3.0.12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信息传输技术、识别技术、定位技术等应可靠稳定并应与应用场景相适应必要时应设有冗余。 3.0.13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辅助系统等应与码头自动化水平层级相匹配并宜留有扩展、升级的余地。根据自动化水平层级管理系统宜建立或预留与船方、引航、海事、口岸、铁路和其他物流供应链相关服务方等数据交互接口实现码头生产能够与多方自动协同。 3.0.14 单机设备控制系统应根据码头自动化水平层级、管理系统基本架构、装卸设备选型和运营管理要求等进行功能配置单机设备控制系统和设备调度与控制系统间应采用可靠、高效的通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