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网站要学什么东西,那家网站做照片书好,想做一个自己的网站 怎么做,seo确定关键词#Ph.D Grind是Xin Zou老师推荐的一本书#xff0c;邮件里本来说是要在三周内读完的#xff0c;不料看了个Preface之后再也放不下#xff0c;最终一口气地看完了。 #看完之后很有感触#xff0c;之前也阅读过一本讲如何规划研究生涯的书#xff0c;但是那是一本从教授的角度…#Ph.D Grind是Xin Zou老师推荐的一本书邮件里本来说是要在三周内读完的不料看了个Preface之后再也放不下最终一口气地看完了。 #看完之后很有感触之前也阅读过一本讲如何规划研究生涯的书但是那是一本从教授的角度去描述的书籍虽然也不错但是相比Ph.D Grind来讲距离还是不够近。 #Grind的含义是“磨碎折磨”我自己把这本书的书名翻译成了“死磕Ph.D”。整本书讲的都是作者在Stanford获得PhD学位的苦逼过程。其实感觉单看Stanford的大名就已经觉得吓尿了第一想法是“作者你都如此NB到有MIT的BS和MSStanford的PhD还来吐槽个啥”但是细细看下去却觉得很多地方感同身受作者的确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毫无保留当然毫无保留只是我的猜测地描述了出来对细节的描写使得这本书显得非常真实。 #书中的作者从一开始就发现自己并不是很想做自己advisor的project但还是在project中做了一年的搬砖工但是最终也没有发出top conference的paper。于是第二年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因为有FellowShip所以可以不受advisor限制并小有所成以二作身份发了top conference的paper但是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thesis。第三年继续回到advisor的project搬砖发现第一年的很多同志都已经要么switch advisor要么drop out PhD program而自己因为没有很好的想法希望借advisor的力量发出顶会paper好顺利毕业有趣的是这个时候作者刚上PhD时的雄心壮志早就已经变为一种求毕业的心态。但是advisor的project难度决定了在最终成果出来以前需要有很多PhD炮灰作者也不幸是其中之一于是他的第三年也就这么过去了。 #第三年的假期作者到MSR实习书中给MSR很高的赞扬希望有一天能到Redmond见识一下遇到了不错的Mentor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开始着手做自己的一些东西后面的三年就围绕作者如何慢慢做出自己的东西展开。很纠结所以不重述了。最终作者在第六年的时候终于将自己几年内的所做所为“拼接”成了自己的thesis顺利毕业并且据我估计已经成为了一个Python大神。 #阅读这本书发现读PhD原来是一个非常虐心的过程特别是奋斗好几年还没有什么进展的时候看到自己还是学术DS一枚而周围同龄人都已经开始在自己topic中昂扬前进的时候看到自己进入工业界的同学拿着几倍于自己的salary的时候能够不放弃地坚持下去真心不易事实上在PhD Grind的前几十页里有无数的quitgrind却鲜有happy类型的词汇出现。也许得到PhD学位而且不是pity graduation让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Dr.本身就是一种壮举。 #阅读过程中比较有趣的地方我都mark了下来有些更有趣的地方还发到了twitter上比如作者对advisor的吐槽对自己搬砖生活的捉鸡比如作者对靠connection获得MSR实习的描述以及自己裸申MSR被拒的描述等等。看完了整本书再回去翻翻这些句子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另外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发过的paper作者录过的视频比如有一次在google做的talk都给出了链接传送过去看看更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 #总之要获得PhD学位就是要投入Ten Thousand Hours的Grind并且还要有一颗大心脏。走过这一遭应该是人生中非常难得的经历吧现在去看看作者的resume已经觉得是遥不可及的神牛了。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mart-code/archive/2012/08/09/2629792.html